-
我校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学科排名和市级教育教学项目中喜获佳绩近日,我校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22年度多个市级教育教学项目和荣誉中喜获佳绩。232022-09
-
我校举办2022年度新职工入职培训班9月12日至16日,我校举办了2022年度新职工入职培训班。我校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新职工入职培训作为扣好事业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本次培训首次将京外临床医学院新职工纳入培训范围,参训人数共743人,达我校历史新高,为我校“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本次培训分三个专题,共19个模块。校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分别领衔主讲,并邀请20余位校内外专家共同授课。受疫情影响,本次培训采取线上培训模式开展,通过专家讲座、互动交流、小组研讨等方式进行。222022-09
-
2022级本科新生军训,正式开营!9月8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级学生军事训练开营仪式在良乡校区西院燕地湖畔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2022级学生军训团政委范璐,2022级学生军训团副团长袁李鹏,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副部长赵娜,学工部副部长徐巍以及各学院副书记出席仪式。开营仪式由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副部长、2022级学生军训团副政委艾华主持。112022-09
-
我校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共同举办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北京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为共同搭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沟通平台,促进更多中医药原创优势科技成果落地,9月3日上午,我校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北京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正式开幕。042022-09
-
我校30个省市校友举办校友新生座谈会8月,我校2022年校友新生座谈会在全国30个省市相继召开。今年此活动迎来了参与地区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盛况。在我校校友会统一组织下,各地校友纷纷参加座谈会,他们讲述着与北中医的故事,让北中医情怀得以升华,形成了朋辈教育、传帮带的育人氛围。022022-09
-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开学典礼全程回放8月26日至2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开学典礼·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暨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012022-09
-
第十二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平行论坛——国学智慧与脑健康论坛在线上召开8月28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平行论坛——国学智慧与脑健康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作开场致辞,5位专家进行了学术报告。论坛分别由谷晓红主席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原副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甫教授主持。该论坛在CCMTV临床频道、医师报直播中心、微博卫生健康、海上名医、新浪新闻客户端、白大褂等多个平台同步播出,累计播放量达33万人次。292022-08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徐安龙教授团队在使用皂苷+化合物组合在体外生成稳定功能属性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方面取得进展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徐安龙教授团队在期刊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在线发表题为 Cardiomyocytes induced from hiPSCs by well-defined compounds have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heart failure by secreting PDGF-BB 的研究论文,徐安龙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李红梅。252022-08
-
校党委书记谷晓红在2022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上作主题报告8月12日,由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承办,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等支持的2022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哈尔滨举行。192022-08
-
我校中药学院张玫课题组在中药与肠道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我校中药学院肠道菌群科研平台是特色鲜明的“中药与肠道健康”研究平台,可为研究揭示中药介导人体微生物治疗机制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解决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不明的重要科学问题。192022-08
-
中西医结合不是“两张皮”,而是有机结合!王琦、谷晓红两代中医论发展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创新,提高中医药的对话能力、解释能力,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关键问题。近日,2018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聚焦中医药创新发展,以创新理论的发展源泉和动力、中医研究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为切入点,深入访谈了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为名老中医的道术传承与创新做出范式。132022-08
-
北中医科研团队在JAMA子刊发表针刺缓解肾绞痛研究成果2022年8月9日,国际权威期刊JAMA子刊 JAMA Network Open 正式发表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共同完成的 Effect of Adjunctive Acupuncture on Pain Relief Among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Colic Due to Uroli-thias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112022-08
-
教育部网站报道我校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岗位资源、优化指导服务、加大帮扶力度,努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012022-08
-
“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期中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圆满结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中医药所做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做好思想准备,教育引导激励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作为,学校依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优质教育资源,于7月23日至7月28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了第一期中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312022-07
-
徐安龙校长在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7月28日,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精神,部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312022-07
-
学经典、懂经典、用经典!2022年全国中医名家经典临证指要师资研修班隆重开班为持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以中医药经典理论教师、临床带教教师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提高全国中医学专业教师与临床医师的中医经典临床运用能力及教学能力,7月26日下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医教指委)主办、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四大经典课程联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的“2022年全国中医名家经典临证指要师资研修班”隆重开班。282022-07
-
我校5位老师荣膺殊荣!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隆重举行7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第四届国医大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我校王庆国、肖承悰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高思华、郭维琴、李曰庆获得“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并对获奖专家表示热烈祝贺。202022-07
-
我校召开中国APEC合作基金 “传统药物科技创新的监管科学与国际共享” 项目专家研讨会7月13日,中国APEC合作基金“传统药物科技创新的监管科学与国际共享”项目专家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我校良乡校区举办。会议由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我校中药学院和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本次会议邀请到“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以及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的15位领导专家就“传统药物科技创新的监管科学与国际共享”国际研讨会主题及研究报告进行研讨。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雷海民院长主持。142022-07
-
我校举办首届育人故事报告会暨第四批教学名师工作坊授牌仪式7月7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育人故事报告会暨第四批教学名师工作坊授牌仪式在良乡校区举办。副校长翟双庆、校党委副书记张继旺代表学校参加会议。学工部部长范璐、人事处副处长郭淑贞、各教学单位教学主管领导和联系人、第一至第四批教学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学员代表及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等线上线下300余人参会。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全国名中医、高等中医药教学名师田德禄应邀做专题报告。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侯中伟主持。092022-07
-
我校马涛、韩雪荣获楚雄彝族自治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近日,云南楚雄州乡村振兴局为表彰我校马涛、韩雪两位挂职干部在楚雄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特授予两位老师“楚雄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马涛和韩雪两位老师是学校在2020年精心选派的首批援滇挂职干部,分别在云南双柏县挂职副县长和爱尼山乡海资底社区驻村第一书记。07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