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支持下,我校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携手主办了盛大的国际中文日“中文+中医药文化”巡讲巡展活动。本次国际中文日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我校巡讲巡展团队通过融入中医药元素,精心设计了讲座、体验、对话会等一系列活动,为国际中文日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生动诠释了中文与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双璧”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价值。
4月19日,国际中文日“中文+中医”开放日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亮相,正式拉开“中文+中医药文化”巡讲巡展项目的序幕。开放日活动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沈雪松主持。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谢锋大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医药传承千年、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治病祛疾、强身健体的实践经验,而且凝聚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阴阳平衡、调和致中的博大智慧,也为中美人民增进理解、求同存异提供了正确思路。中美两国人民在健康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上有共同点,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沈雪松致主持开放日活动
我校赵百孝教授作主题为“学习中医理念,维护身心健康(Stud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cepts to Mainta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的开场讲座。他从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石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揭示了如何运用中医智慧为当代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讲座内容既富有深度又兼具实用性,在场参与者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我校胡雁宾副教授表演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太极拳与太极剑,将阴阳平衡、动静结合的太极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令在场观者深刻感受到中华武术的韵味与魅力。表演拉开了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的序幕,谢锋大使和夫人王丹出席了体验活动。
本次体验活动巡讲巡展团特别设计了互动集章环节,参与者每完成一个体验项目,便可获得一个专属印章。通过这一生动的互动式打卡,极大地激发了参与者的热情,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感和趣味性。在活动现场,参与者品尝中药茶饮,体会中药“五味”的奥妙;挥毫书写中医相关汉字,在笔墨间感悟字形中蕴含的“阴阳调和”哲学;亲手制作香囊,在氤氲药香中领略“衣冠疗法”这一独特的养生智慧;观看中医药文化知识展板和小册子、中医科普视频、玩转中医线上云体验,学习了解中医药理论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针灸、推拿、耳豆、健康咨询等中医特色疗法,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与神奇魅力。通过互动体验,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
体验活动结束后,王乐鹏副教授围绕“顺应自然节律,平衡养生之道(Balancing Wellness with the Rhythm of Nature)”主题,详细阐述了中医因时制宜的养生智慧。他强调,顺应四季变化调整饮食起居,以达到身心和谐的健康境界,并结合现代生活习惯,提供了实用养生建议。张学凯主任以“经穴之韵,身心同调(The Rhythm of Acupoints, Harmonizing the Body and Mind)”为主题,讲解了经络穴位在中医调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针灸的神奇疗效。胡雁宾副教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中医养生功法——八段锦的独特魅力。专家们精彩的讲座引发了现场参与者的积极互动和踊跃提问。
美各界友好人士、大中小学生、有关国家驻美使节等参加了此次开放日活动。整场活动反响热烈,参与者纷纷表示通过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深化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让他们直观领略到中文之美以及中医药文化的非凡魅力。汉语桥俱乐部马里兰站也参与了此次活动的举办。
4月20日,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我校代表团以国际中文日“对话中医:文化与健康的桥梁”为主题,与美国当地中医院校就中医药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探讨。美国弗吉尼亚综合医学大学校长劳力行教授、得州健康与科学大学副校长陈文辉及代表Iris Gong、南加州健康科学大学东方医学学院院长Jenny Yu、加州五系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兼主任Jessie Ding、马里兰针灸学会公共关系副会长刁丽颖等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沈雪松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迎来传承创新的重要机遇。需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一方面深入挖掘经典精髓,传承精华,另一方面要以科技赋能传统医学,实现守正创新,共同开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国家中医国际传播中心)副院长、副主任王珊珊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领军者,北京中医药大学自1956年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的历史使命。学校期待通过此次交流探讨,与与会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与应用。之后她从基本情况、国际合作、来华留学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赵百孝教授以“耳穴疗法的起源、发展及科研前景(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spects and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为题,深入阐述了耳穴疗法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显著效果和现代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耳穴疗法在未来科研领域的广阔前景。张学凯主任分享了以“针刺研究最新进展(Acupuncture Research Advancement)”为题的讲座。他系统梳理了针刺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验证相结合,多方面展示了针刺的临床疗效,并强调了针刺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中的显著效果。
弗吉尼亚综合医学大学校长劳力行教授、得州健康与科学大学副校长陈文辉分别对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各自学校的主要情况进行了介绍。在交流环节,各位与会者深入讨论,彼此分享经验,展现了共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愿景。
此次“中文+中医药文化”巡讲巡展活动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亮相,将承载中华文明的中文与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智慧有机融合。通过中医药文化展示,生动诠释了中文作为文明载体的独特价值。此次活动深刻表明了中文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的重要媒介。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为国际中文日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得其不仅成为语言学习的平台,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中医药文化,同样作为穿越时空的智慧礼物,正借此架起东西方健康理念对话的桥梁。
自2010年联合国设立“联合国中文日”以来,中文作为世界语言大家庭的一员,其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日益受到全球人民的广泛关注。为深化中外语言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共进,2020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进一步创立了“国际中文日”品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我国对中文国际传播的高度重视,也为全球中文学习者搭建了一个更广阔、多元的学习与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