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研讨座谈会”在我校和平街校区召开。
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耀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王庆处长、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部部长张清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交流开发中心杨德昌等领导,以及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出席,就中医药知识产权、传统知识保护进行探讨。会议由世界中联副秘书长徐春波主持。
王耀献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传统知识保护在中医药走向世界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行业的学术高地,有责任、有义务参与这项工作。他表示,希望能与世界中联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王庆处长表示,随着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加强传统知识保护是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会努力做好相关工作。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教授,介绍了既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工作和当前的进展,提出只有我们自己先行保护传统知识,才能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并希望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徐春波副秘书长介绍了现行制度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提出了加强制度创新、加大宣传力度、扶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等建议,并就世界中联起草的《国际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汇报。
参会人员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意义达成共识,认为从学会开始先行先试,逐步推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是非常好的入手点,应逐步完善保护机制,加强传统知识保护相关的研究,形成研究报告,为国家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制定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对《国际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设管理办法》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最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教授总结发言,指出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传播需要内在动力,而内在动力的激发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时间紧迫,因此建立国际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是很好的抓手。李振吉教授指出,名录建设工作中,应在分级分类管理、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征集或认证的方式以及传统知识保护新模式的探索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适宜的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