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适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2周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再攀高峰,22名应届毕业生(含西部计划志愿者15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7名)将奔赴新疆、西藏、重庆等西部地区,用青春践行“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铮铮誓言,总规模创学校历年之最!
培根铸魂:志愿精神引领青春抉择
校团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日常服务+专项活动+重大赛会”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度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截至目前,我校注册志愿者超1.3万名,年均服务时长逾6.8万小时。从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到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翻译服务,从世园会中医文化展示到中非合作论坛志愿服务,北中医青年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国家级重大舞台。
今年西部计划工作初期,校团委持续营造投身西部的浓厚氛围,通过“西部计划宣讲会”“青春故事分享会”“优秀志愿者专题报道”等形式,持续激发学子“到西部去”的使命意识,将西部计划宣传融入“壶畔音乐节”等校园品牌活动,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影响力,激励青年学子树立“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信念,使服务西部成为一届届北中医毕业生的青春选择与梦想接力。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名额,2025年最终实现“7(研支团)+15(西部计划)”的历史性突破。
制度护航:全链条保障志愿者成长
为鼓励引导青年学子勇赴西部建功立业,学校建立“党委领导—团委主责—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设立西部计划项目办公室,专项负责招募选拔、政策保障与跟踪服务,确保志愿者“选得优、派得出、干得好”,并及时掌握志愿者们在西部的工作生活状况,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提供坚实后盾。
在选拔过程中加强培养培训。校团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培训相结合、主题讲授与交流互鉴相结合、专题学习与日常训练相结合、实岗锻炼与个人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以及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身体素质训练等全方位内容模块。并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全员纳入了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进行重点培育。
薪火相传:廿二载西部接力书写北中医担当
自2010年首批志愿者出征以来,学校累计输送144名(西部计划57名、研支团87名)青年奔赴新疆、西藏、兵团等西部地区,涌现出一批典型榜样。
2019年志愿者包骞航考取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2020年志愿者苑云童选择扎根西藏工作;第23届支教团成员董美佳入职上海财经大学;第24届支教团成员陶俊安高铁上挺身救人;2024年志愿者刘媛琦服务于重庆市;2025年志愿者古丽扎尔·阿不力米提奔赴新疆兵团……微光成炬,星火燎原。22年来,14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怀揣“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初心,在西部大地镌刻北中医人的奉献篇章。
展望未来,校团委将持续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中医药+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建设,推动西部计划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引领更多青年在祖国边疆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