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25两岸青年峰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青·承”分论坛同期召开。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军,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中国国民党中常委、青工总会总会长郑任宗莅临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主题,汇聚两岸老中青三代中医药传承人讲述杏林故事、交流健康理念,展现了两岸文化同宗同源和两岸青年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会嘉宾和两岸青年朋友的热烈欢迎。他表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全面发展,特别提到学校重视两岸中医药交流,近年来1300余名台生先后在校学习生活,与其他同学共融共进、成长成才。他希望青年朋友们用心感受祖国中医药学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担当起中华文化传播者、守护者和创新者的责任。
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林昭庚分享了自己的中医药教育经验,强调两岸青年不仅是中医药的倾听者,更是未来传承创新的参与者。他希望两岸青年能够在传承中走近彼此,在理解中共同成长,使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在两岸青年的心中蓬勃生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为论坛赠送亲笔书法“携手齐绘同心谱 喜看青春共潮生”,并分享了自己与台湾的故事。他谈到,台湾是祖国的明珠,青年是明珠的未来。两岸同为中华民族相同基因,中医药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和两岸智慧的纽带,两岸青年要守望相助,薪火相传。
在“健康共融·青年说”环节,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台湾高校的专家与青年学子围绕“共饮一杯茶”“共吃一块糕”“共做一节操”,分享了中医药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药食同源理念在日常养生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传统运动养生方式促进健康。
在“中医同享·追梦人”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十佳大学生”、在校台生代表和同仁堂王府井中医医院工作的台湾校友代表讲述了自己学习中医药的逐梦经历与实践感悟。
最后的“文脉相承·青春颂”将论坛气氛推向高潮,两岸青年同唱《平凡之路》《倔强》《稻香》等歌曲,用青春的歌声传递对梦想的坚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深刻认同。
此次论坛加深了两岸青年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更为两岸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伟大瑰宝将在两岸青年的共同传承中,为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贡献。